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化肥市场需要政府出台配套政策

发布时间:2008-10-28

    从2008年4月开始执行的高关税策略让原本流向国际市场的化肥截留到了国内,使得国内化肥供应由稍微偏紧变成了大量积压,化肥生产企业的严冬提前到来,一些大型生产企业纷纷遭遇滑铁卢,损失惨重,呼吁对’一刀切’的高关税进行调整的呼声越来越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出口限制,业内企业纷纷表示理解,但普通希望能够有系统的配套政策出台,以有效调控的方法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刀切”易切大保小 
  2008年4月17日,财政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作出决定,在2008年4月20日至9月30日国内用肥旺季内,对所有贸易形式、地区、企业出口的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现有出口税率基础上,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2008年8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从2008年9月1日到12月31日,把氮肥及合成氨的特别出口关税上调至150%;同时,对除上述两种产品外的其他化肥及化肥原料继续征收100%特别出口关税;对除鸟粪外的动物或植物肥料征收460元/吨的出口暂定关税。 
  那么,这样的出口关税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呢?一方面是国内化肥价格出现下降:尿素的市场价格从最高价位的2500元/吨左右下跌到了1900元/吨,磷酸二铵的价格已经下跌到了3400元/吨的出厂价;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化肥的大量积压,据贵州瓮福实业副总经理张湘邦介绍,今年秋季销售结束以后,国内磷酸二铵的库存有150-180万吨,加上11、12月的产量,明年上半年即使一点都不进行生产也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复合肥的情况要更糟糕一些,今年秋季的销售量只占到生产量的30%左右。 
  目前化肥库存的积压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且所积压化肥基本上都是采用高价原材料生产。云南云天化国际市场部经理任亚杰告诉记者,目前云天化库存的90多万吨磷肥都是采用高价原材料进行生产的,而且目前高价硫磺的库存依然比较高,如果按照现在的国内市场价进行销售,遭受的损失将是惨重的。而贵州瓮福的二铵库存也达到了12万吨以上,相当于企业两个月的生产量。张湘邦告诉记者,化肥作为一种全年生产、季节性消费的产品,第四季度是销售淡季,作为地处西南的大型化肥企业,国际市场也是公司的重要市场,公司通常采取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相协调的做法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中小型企业由于产量较小,通常只销售国内一个市场,因此,高关税造成的主要是大型化肥生产企业的产品积压。 
  积压压弯大企业 
  由于出口关税堵住了出口之路,国内的销售又一片冷清,且价格出现持续下滑,即使将生产的产品全部进行销售,大型化肥生产企业所遭受的亏损也能给企业带来硬伤,业内人士普遍担心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出台,一些大型化肥企业或将在本次调整浪潮中被迫倒闭,甚至会引起行业的倒退。 
  短期内化肥价格的迅速下滑造成了大批高成本化肥。从9月到10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磷酸二铵的价格就下跌了1000元/吨左右,从国内化肥市场价格的快速下跌来看,这与我国执行更为严格的化肥出口关税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化肥价格迅速下跌相伴随的就是原料价格的迅速下跌,目前,国内硫磺的售价已从高峰时期的800多美元/吨下跌到了100多美元/吨。作为大型化肥生产企业,进行大量原料库存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一个必需的策略,而作为磷肥行业的龙头企业云天化国际就库存了70万吨的高价硫磺,基本上都是在800美元/吨左右的时候拿的货。 
  用高价原材料生产的化肥,暂且不说国内还可能会继续出现价格下跌的现象,就是按照目前国内化肥的市场价格进行销售,给大型企业带来的亏损将是伤筋动骨的惨重。以云天化国际为例,仅仅是将目前库存的90万吨磷酸二铵按照每吨亏损1000元来计算,亏损额度就达到9亿元,70万吨高价硫磺按照600美元/吨的下跌幅度,最终的亏损额就是4.2亿美元,将近30亿人民币。而由高价原材料所生产产品大量库存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云天化国际,这种现象在西南地区的大型资源性生产企业表现的都比较明显。湖北洋丰集团副董事长杨才斌告诉记者,由于公司地处平原,交通比较便利,所以相对库存还比较小,而其他一些中小型化肥企业自身的原材料库存就比较小,又不依靠出口进行调节,所以价格变化对他们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适量出口扶持大企业 
  目前,很多大型企业已经被压弯了腰,如果有特殊政策扶持一把,那么这些大型企业就能因此而渡过难关;而如果在政策上没有任何改变,这些大型企业很可能就会被压趴下,行业内剩下的将是一些船小好调头的中小型生产企业,受到伤害的主要就是国家和农民。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张永志告诉记者,目前磷肥行业的开工率只有50%,云贵地区的大型磷肥企业开工率则只有30%,而这些大型生产企业都是最近今年依靠巨额贷款建设而成的,开工率比较低使得这些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更不用说发展了。 
  大型企业是国家保证化肥行业正常发展、调节国内供需的基础,也是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更是国有资产发挥为农民服务的依托。湖北省农资公司董事长熊治海告诉记者,要维持化肥市场的有序运行,保证农民有足量、低价的化肥,主要还是依靠大型企业,比如上半年在尿素价格高位运行的时候,一些小型尿素生产企业根本就不执行国家的限价政策,而中化的湖北分公司则严格执行国家1725元/吨的尿素限价,企业遭受了损失,却保证了农民能买到低价肥。另外,这些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为农民提供的化肥生产量在行业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果这些大型企业倒闭,农民将买不到足量的低价肥料,而国家也会因此面临国有资产的巨额损失。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需要对这些大型企业执行特殊的政策,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其中适量支持几个大型企业进行出口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张永志告诉记者,大型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需求比较大,每次原材料采购都要进行谈判,从谈判到原料运输到企业需要3个月的时间,不能像小型企业那样可以每天购买一次硫磺,一次就买100吨,因此,对于这些大型企业还需适当放开出口,给他们一个消化高价原材料的机会。对此,业内的企业家表示了赞同,杨才斌告诉记者,他对化肥出口配额一直是反对的,认为这样容易形成一些企业的暗箱操作,使得一些应该出口的企业不能出口,但是在目前这个特殊的时期,有必要对这些陷入困境的大型给予特殊的政策,现在国际的二铵价格还在6000元/吨左右,国内一些大型磷肥企业用高价原料生产的化肥卖到国际上还是有价格竞争力的,所以国家需要对几个大型企业进行认真的调查,了解这些企业用高价原材料生产的化肥总量,在不会造成供应偏紧的前提下,允许这些企业进行适量的出口,在关税上给予特殊政策,以帮助这些大型企业渡过难关。 
  化肥出口呼吁系统管理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淑兰告诉记者,国家施行化肥出口的立足点是为了保证国内化肥的供应量,而不是要完全禁止化肥出口,所以化肥出口关税的执行是为了将出口的化肥控制在一定数量内。目前我国的氮肥和磷肥都有一定量的过剩,即使是今年市场形势相对较好的氮肥,由于上半年较大量的出口而使其在下半年的日子比较好过,明年上半年又有较大的内需进行支撑,但是如果明年下半年依然不能出口,氮肥也将出现严重过剩。因此,通过适量的化肥出口就成了保证行业良性运行的一个策略,只是在关税实施的时候要增加灵活性和系统性。 
  首先,对于化肥生产,国家要从量上进行控制,而不能只是滞后性地通过关税来进行调节。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董事长李永东告诉记者,很多大型生产企业需要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相互调剂才能保证一年生产的正常运转,否则就会造成库存的大量积压。目前一些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搞联储销售,让流通企业打一部分的款,并不确定价格,而是根据最终的销售价格来决定结算价,但这也是有限的,因为现在是销售淡季,流通企业的仓储能力和资金都是比较有限的,并不能库存目前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这就出现了产品无处可放的现象。 
  在对于化肥生产总量的限制方面,上海市农资公司总经理戴立根建议国家要对对化肥生产总量进行前瞻性的规划,比如尿素需要4000万吨,但是现在的产量有5000万吨,多生产的1000万吨不进行出口该怎么处理呢?而如果产量只有4200万吨左右的话,即使国家不允许出口,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起到的只是抑制了化肥价格,不会影响行业稳定。在目前产量已经有较多过剩的情况下,刘淑兰建议国家将出口关税灵活运用,旺季的时候将关税水平大幅提高,在淡季的时候允许企业进行出口,并对出口量进行严密检测,等到出口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将出口大门堵住,这样企业及时不出口照样也能在国内进行销售,就不会出现化肥行业过于疲软的现象。 
  其次,有必要对化肥出口权进行限制,将化肥出口权集中在几个大型生产企业。任亚杰告诉记者,现在出口难以进行控制,主要是出口主体比较多,2007年经销商和生产企业进行的出口基本上都占了一半,当时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生产企业将产品低价卖给流通企业,本来是让他们将这些产品低价卖给农民的,但是他们却将产品进行出口,最终导致化肥生产的供应偏紧。因此,任亚杰建议,国家有必要取消经销商和中小型化肥企业的出口权,只允许几个大型企业进行出口,如果继续执行高出口关税,就对几个指定的化肥生产企业的出口进行出口退税。当然了,允许出口的几个大型企业也要承担保证国内化肥供应的责任,国家根据年度化肥供需规定一个基本的化肥出口量,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因为大型企业的过量出口引起了国内化肥供应偏紧,国家可以取消对这些企业的出口退税以及其他更严厉的制裁。 
  最后,要建立一套化肥预警机制,对市场问题进行早期干预,从而尽可能得降低损失。2007年下半年因化肥的过渡出口让国内市场的化肥供应偏紧,而2008年下半年中国的化肥市场则因为无法出口而陷入了发展困境,这样的做法都容易让农民受到伤害。因此,熊治海建议,国家要建立一套全国化肥市场运行情况的预警机制,规定市场上化肥供需情况的警戒线,设立绿、黄、红三个等级,在警戒线处于黄色状态的时候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灵活的关税政策进行市场调节,将损失降到最低。 
  我国的氮肥和磷复肥产品能够实现自给有余,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大量的投资换来的,历尽艰辛,而出现倒闭可能只是很短的时间,造成的损失缺失难以挽回的,因此,还希望能够对特殊时期的问题采取特殊政策,并及时推出长远发展策略来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化肥信息网)